漿果
漿果是單心皮或多心皮合生雌蕊,上位或下位子房發育形成的果實,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內果皮肉質多汁,內有1至多粒種子。
漿果,是由子房或聯合其他花器發育成柔軟多汁的肉質果。漿果類果樹種類很多,如葡萄、獼猴桃、樹莓、醋栗、越橘、果桑、無花果、石榴、楊桃、人心果、番木瓜、番石榴、蒲桃、藍莓、西番蓮等。
漿果,是一類多汁肉質單果的統稱。由一個或幾個心皮形成,含一粒至多粒種子。如香蕉、番茄、酸果蔓。肉果中的一類。果皮的3層區分不明顯,果皮外面的幾層細胞為薄壁細胞,其余部分均為肉質多汁,內含種子,如葡萄、番茄、柿等。瓜類是另一類型的漿果,都是由子房和花托共同發育成的,屬假果類型,此類漿果稱為瓠果。柑桔的果實也是一種類型的漿果,其特點是外果皮革質,其上有油囊;中果皮疏松,其中的維管系統即為桔絡;內果皮膜質,分若干室,室內生出無數肉質多汁的汁囊,就是人們食用的桔瓣。
漿果是果實的一種類型,屬于單果,常見于分屬于不同科屬的多種植物,例如茄科的番茄、茄子、青椒、忍冬科的忍冬、葡萄科的葡萄等。漿果的外果皮較薄,中果皮和內果皮則肉質多汁較為發達。漿果的一枚果實中常有許多種子。漿果的萼片宿存,與果蒂相連接。漿果一般由多心皮合生雌蕊發育而成,偶見由單心皮發育的漿果,因此在漿果中常可以觀察到若干格室。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漿果
-
別稱berry
-
界植物界
-
包括葡萄、獼猴桃、樹莓等
形態特征
漿果類的營養成分因果實不同而異,外果皮為一到數層薄壁細胞,中果皮與內果皮一般難以區分。中果皮、內果皮均肉質化,含豐富漿汁。任何形小肉質果實,果皮外面的幾層細胞為薄壁細胞,其余部分均為肉質多汁漿果的萼片宿存,與果蒂相連接,漿果一般由多心皮合生雌蕊發育而成,尤為可食者,亦俗稱為berry。木莓(raspberry)、黑莓(blackberry)及草莓(strawberry)的英文名中雖均有berry但不是漿果,而是聚合果。椰棗(海棗)是一種單籽漿果,其核是堅硬的營養組織。西瓜、黃瓜、葫蘆等的漿果狀果實形長、外皮堅韌,且都是由子房和花托共同發育成的,屬假果類型,此類漿果稱為瓠果。柑橘類革質果皮漿果稱為柑果,
其特點是外果皮革質,其上有油囊;中果皮疏松,其中維管系統即為桔絡;內果皮膜質,分若干室,室內生出無數肉質多汁的汁囊,就是人們食用桔瓣。
貯運
本標準僅為普通漿果貯運提供一般的技術指導。由于產地和用途的不同,漿果的貯藏運輸條件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漿果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條件進行貯藏和運輸。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一般漿果貯藏和運輸的術語和定義、貯運用果的要求,貯運前的處理、貯藏技術條件、包裝運輸方式和條件。
本標準適用于一般漿果的貯藏和運輸。
引用標準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NY/T 444-2001 草莓
GB/T 12293-1990 水果、蔬菜制品 可滴定酸度的測定
GB/T 12295-1990 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
GB 2760-1996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T 8867-1988 蒜薹簡易氣調貯藏技術
GB/T9829-1988 水果和蔬菜冷庫中物理條件 定義和測量
GB 8559-87 蘋果冷藏技術
GB 7718-94 食品標簽通用標準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漿果 berry
漿果是指由子房或聯合其他花器發育成柔軟多汁的肉質果。漿果種類很多,如葡萄、獼猴桃、樹莓、醋栗、越橘、果桑、無花果、石榴、楊桃、人心果、番木瓜、番石榴、蒲桃、西番蓮等。
3.2 成熟度 ageing
果實成熟的程度。
3.3 硬度 hardness
果實單位面積所能承受的試驗壓力。
3.4 生長期 growth period
果實從生長到成熟所需時間。
3.5 預冷 precooling
漿果在貯藏或運輸前利用各種降溫措施,將其所攜帶的田間熱量迅速除去,使產品溫度達到貯藏或運輸要求的溫度,即保持產品貯藏和運輸時的適宜溫度的過程。
貯運要求
4.1 果實采收期
漿果要在各自的適宜采收期收獲,不同的果實都有貯運成熟度、生理成熟度、食用成熟度和加工成熟度,為了更好的貯藏和運輸,一般漿果需要在達到貯運成熟度時采收或達到采收成熟度前采收。
4.1.1漿果成熟度的判斷
確定漿果成熟度應綜合各方面因素加以分析判斷。一般多以感官及果實生長期來判斷,同時參考其它指標。通常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判定。
4.1.1.1色澤:一般果實成熟前為綠色,成熟時綠色減退,底色、面色逐漸顯現。可根據該品種固有色澤的顯現程度,作為采收標志。
4.1.1.2硬度:隨果實成熟度的提高,果實的硬度隨之減小。因此,也可根據果實硬度的變化程度來鑒別果實的成熟度。常用果實硬度計測定。
4.1.1.3主要化學物質含量:漿果中某些化學物質如淀粉、糖、酸的含量及果實糖酸比的變化與成熟度有關。可以通過測定這些化學物質的含量,確定采收時期。
4.1.1.4生長期:在正常氣候條件下,各種漿果都要經過一定的天數才能成熟。因此,可根據生長期來確定適宜采收的成熟度。
采摘條件
4.2 采摘條件
4.2.1 一般采前10~15d內停止灌水、噴水。
4.2.2 采摘不宜在高溫下進行,果實表面露水未干前及雨天不得采收,遇大雨后至少隔2d采收。
4.3 采摘要求
4.3.1要求人工采摘,采前剪指甲,穿戴合適的衣服、帽子、手套。采果籃內要有柔軟的襯墊物。
4.3.2一般采用園頭型采果剪采果。
4.3.3不同的漿果按不同的成熟度采收,因為成熟度不同,一天之內,一顆果樹可能被采摘幾遍;采摘時采用特制的水果盤、盒、箱等以及氣壓防震拖板車,以減少磕碰。
4.3.4 不攀枝拉果采摘,輕采輕放,避免機械損傷和果實日曬。
4.4 果實要求
在形狀、色澤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一致的基礎上,按果實大小分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測定按 GB/T 12295-1990 執行,可滴定酸度按測定GB/T 12293-1990執行 。
4.5 不宜用于貯運的漿果
機械傷果、落地果、病蟲果、霜打果及殘次果等。
貯運前處理
5.1 分級包裝
5.1.1 果實預冷前按商品質量進行分級。
5.1.2 分級后的果實可采用打孔瓦楞紙箱包裝。
5.2 預冷
5.2.1預冷方法
果實采收后,應盡快的進行預冷,預冷的方法可采用冷庫預冷、強制式冷風冷卻和壓差式冷風冷卻。
5.2.2預冷時間
預冷時間長短視果實的溫度和果實品種情況而定,通常使果實的溫度達到設定的溫度或以果實失重率在3%~4%為宜。
貯藏條件
6.1 貯藏方式
6.1.1 冷藏
冷藏是依靠人為的控制來調節或保持貯藏庫內恒定的低溫貯藏環境的方法。采用的降溫途徑是依靠機械制冷裝置來調節庫內溫度。
6.1.2 氣調貯藏
人為調節果蔬貯藏環境中的氣體成分或壓力來達到保鮮的目的。主要包括氣調冷藏庫、塑料薄膜大帳氣調貯藏和減壓貯藏庫三種方式。
6.2 庫房準備
6.2.1入庫前進行庫房消毒殺菌并及時通風換氣,庫房消毒按GB 8559-1987執行。
6.2.2 入庫時庫房溫度應預先降至適宜貯藏溫度。
6.3 入庫量和堆碼要求
6.3.1 根據不同包裝容器合理安排貨位、堆碼形式和高度、貨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間隙應力求與庫內空氣環流方向一致。
6.2.2 按品種分庫、分垛、分等級堆碼,為便于貨垛內空氣環流降溫散熱,每立方米貯量不應超過200~300kg,箱裝用托盤堆碼允許增加10%~20%的貯量。
6.3.3 為便于檢查、盤點和管理,垛位不宜過大,入滿庫后應及時填寫貨位標簽和平面貨位圖。
6.3.4 貨位堆碼要求
6.3.4.1 距墻0.2~0.3m
6.3.4.2 距冷風機不小于1.5m
6.3.4.3 距頂0.5~0.6m
6.3.4.4 垛間距離0.3~0.5m
6.3.4.5 庫內通道寬1.2~1.8m
6.3.4.6 垛底墊木高度0.10~0.15m
6.4 適宜貯藏條件6.4.1溫度
漿果入庫期間庫溫應盡量避免波動,入滿庫房后要求48小時進入技術規范溫度,不同種類品種漿果適宜貯藏溫度見附錄A,但需根據不同栽培條件和成熟度靈活掌握。庫房溫度可以連續或間歇測定,連續測定可以用具有直接讀數的記錄儀或定時人工觀測。測量溫度的儀器精度不得大于0.5℃。
6.4.2濕度
貯藏期間的適宜相對濕度見附錄A。測量相對濕度的儀器,精度要求在±5%。
6.4.3氣體成分
冷藏時,由于漿果的代謝活動產生乙烯等有害氣體,所以貯藏期間可利用夜間或早晚等氣溫低的時間適當通風換氣,但要防止庫內溫度和濕度的較大波動。采用氣調貯藏時,適宜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見附錄A。
6.4.4 空氣環流
為便于庫內溫度和溫度均衡和氣體交換,庫內貨間風速為0.2~0.5m/s。
6.5 如果庫房內設置格架,貨架的規格可參照GB 8867-88中附錄A A1的結構。
6.6定期檢查貯藏庫中果實的狀況,并及時處理腐爛變質等情況。
6.7 果品出庫
根據漿果固有性狀和貯藏中的生理生化變化,果實應按市場需要分批出庫銷售,并做好出庫前的準備工作。出貨時,根據不同的目的地、運輸方式和運輸時間,將其置于攝氏0~5℃的冷庫中利用強制吹風進行溫度調整后裝車出貨,確保進入市場時水果處于最佳品質和口感。
包裝
7.1包裝
7.1.1同一批次的果實應裝入品種、等級和成熟度一致的產品。
7.1.2 內包裝采用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紙盒或塑料包裝盒,包裝容量控制在250-1000g之間。外包裝箱應堅固耐用、清潔衛生、干燥無異味、對產品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有通風氣孔。
7.1.3 果箱中果實不宜放置過多過厚,一般放2~3層為宜。
7.2 標示
7.2.1 同一批貨物的包裝標示在形式和內容上應當統一。
7.2.2 在包裝盒或箱的相同部位,印刷或粘貼標簽,標簽字跡清晰容易辨認。
7.2.3 標簽內容應標明品名、品種、等級、產地、凈重、包裝日期及生產者。
7.2.4 其他可按參考GB 7718-94執行。
運輸方式
7.3運輸
7.3.1非控溫運輸
采用非控溫的方式運輸,應用蓬布(或其他覆蓋物)苫蓋,并根據天氣情況,采取相應的防熱、防凍、防雨措施。
7.3.2 控溫運輸
采用控溫運輸方式運輸,控溫車應控制溫度為適宜冷藏溫度。
7.3.3 運輸時間
漿果在運輸前最好進行預冷處理,長途運輸應用減震性能良好的冷藏車或有蓬卡車,有蓬卡車最好以清晨或傍晚氣溫較低時運輸為宜。
7.4 運輸條件
7.4.1 漿果的運輸車輛應清潔、衛生無異味、無污染。
7.4.2 運輸過程要求輕裝輕卸、快裝快運、裝載適量、運行平穩、防止損傷。7.4.3 嚴禁日曬雨淋。
7.4.4 水運時應防止水油進入艙中。
7.4.5 防止蟲蛀、鼠咬。
檢驗方法
8.1產地、入庫果的檢驗規則按照國家收購標準執行。
8.2銷地、入庫前和運輸前應重新進行檢驗登記入庫質量,檢驗方法參照GB8559-1987執行。
8.3外觀質量檢驗按照GB8559-1987執行。
8.4理化指標檢驗按照GB8559-1987執行。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