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粉果

番薯粉果是由大米、地瓜粉等作為主要食材,豬油、蔥花、芹菜等作為主要調料所做成的一道菜品。該道菜品是通過煎烤的做法制作而成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番薯粉果
主要食材
大米,地瓜粉
分類
海蠣
口味
香甜可口
番薯粉果
廈門同安傳統小吃,盛行于同安新店鎮一帶,相傳起源于新店鎮洪厝村。
明嘉靖年間,翔安新店鎮洪厝村的洪朝選家境貧寒,赴京趕考前夕,母親想做一頓"佳肴"為兒送行,無奈家里只剩一點稀飯、地瓜粉和別人送的海蠣、文昌魚。母親把地瓜粉和著稀飯加水攪拌成糊狀,然后放到鍋里烤成薄薄的地瓜粉粿,出鍋后切成一條條粉條,再拌上海蠣和文昌魚煮成一大碗香噴噴的番薯粉粿。
洪朝選高中進士后,回家省親。村里人為慶賀他當了大官,精心準備了豐盛的宴席,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好菜一盤又一盤,足足上了36道菜,連最后的一道甜湯也端上來了。他趕忙低聲問鄉里老大:"番薯粉粿怎么還不上來?"這一問,眾人都傻了,因為大家都不知道有這道菜,于是仔細地向洪母詢問了做法。好在材料是現成的,不多久就端出一大碗香噴噴的番薯粉粿。大家一嘗,果然好吃,洪朝選更是贊不絕口:"還是家鄉的番薯粉粿好吃,今后正筵也要有番薯粉粿!"
以下是廈門同安旅游局提供的作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爛,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后加水,稠稀中,再放到鐵鍋里煎成一張一張的薄餅皮,切成兩厘米寬的粉條,涼在"敢壺"里。煮的時候,下足豬油,加上海蠣、海蟶、小蝦等海味,面上撒些蔥花或芹菜。
起源地洪厝村的做法與上面的做法大同小異,主要是在配料上略有不同。在洪厝村凡重大宴會必有這道菜,用料十分考究,味道最為正宗,是當地一道百吃不厭的名菜。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