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是湖北武漢人早點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民間極具特色的漢族傳統(tǒng)小吃之一。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或鮮肉、鮮菇和鮮筍)而得名。
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jié)時特制的節(jié)日佳肴,后來成為尋常早點。色澤金黃透亮,鮮艷奪目,皮薄軟潤爽口,滋味鮮美,含有蝦、菇、肉香。以其獨特風味遠近聞名。
豆皮制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nèi)軟、油而不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三鮮豆皮
英文名
Seafood Tofu
主要食材
綠豆,大米
特點
三鮮豆皮形方而薄,色金而黃,味香而醉。三鮮豆皮絕對不遜色于“漢堡包”和“披薩餅”。
口味
滋味鮮美,含有蝦、菇、肉香
基本概述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漢民間極具特色的傳統(tǒng)小吃。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黃,味香而醉,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jié)時特制的節(jié)日佳肴,后來成為尋常早點。色澤金黃透亮,鮮艷奪目,皮薄軟潤爽口,滋味鮮美,含有蝦、菇、肉香。以其獨特風味逼近聞名。豆皮制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nèi)軟、油而不膩。三鮮豆皮是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而得名。
提起“三鮮豆皮”,它絕對不遜色于“漢堡包”和“披薩餅”。豆皮的“豆”必須是脫殼綠豆;豆皮的“皮”必須是精制米漿;豆皮的餡,必須是湘產(chǎn)糯米;豆皮的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菇和鮮筍;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難怪它一舉奪得過中國飲食行業(yè)的最高榮譽“金鼎獎”。
特點:口味咸鮮味,表皮金黃,軟糯鮮香。能補益氣血,安定精神等。
歷史文化
在武漢,以老通城的三鮮豆皮歷史最為悠久,也最負盛名。“老通城”是一家酒樓的名字,創(chuàng)建于1931年,位于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以經(jīng)營三鮮豆皮聞名,素有“豆皮大王”之譽。到武漢而不去“老通城”,就難算得是品嘗過“漢味”美食。“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則為有獨特的名吃“三鮮豆皮”;二則因是“老字號”68年滄桑;三則改革之最,湖北省餐飲業(yè)首家股份公司;四則布局巧妙,文化色彩濃郁。“老通城”幾乎成為外地賓客對武漢市的別稱了。
歷史與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驕傲。1958年,毛澤東兩次親臨“老通城”,在品嘗了“三鮮豆皮”后說:“豆皮是湖北的風味,要保持下去”,“你們?yōu)楹眲?chuàng)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謝你們。”接著光臨過“老通城”的名人是: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國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等。
風味特色
色澤金黃透亮,鮮艷奪目,皮薄軟潤爽口,滋味鮮美,含有蝦、菇、肉香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
制作方法
老通城豆皮制法
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nèi)包煮熟的糯米、肉丁、鮮蛋、鮮蝦仁等餡料,用油煎制而成。其皮金黃發(fā)亮,入口酥松嫩香。
三鮮豆皮(鄂式名點)制作
方法一
制作材料:去皮豬肉(瘦七肥氣)350克,水發(fā)香菇25克,鮮蝦仁200克,水發(fā)玉蘭片100克,叉燒肉75克,熟豬油175克,凈豬心100克,料酒10克,凈豬口條100克,雞蛋4個,凈豬肚100克,精鹽35克,糯米700克,味精5克,大米200克,醬油50克,綠豆100克,富磷聯(lián)C少許。
做法:1.把綠豆磨碎置清水中浸泡4小時,去殼洗凈,大米洗凈,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時,與綠豆一起混合磨成細漿(綠豆二成,大米四成)。
2.將豬肉洗凈,切成約6.5厘米寬、3.3厘米厚的肉塊。豬肚、豬心、豬口條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浸沒,在旺火上煮1小時左右,再放入豬肉合煮,加入醬油、料酒、味精、精鹽、清水500克燜燒,待燒熟入味,撈出晾涼,與叉燒肉一起分別切成如豌豆粒大的丁。香菇、玉蘭片切成小丁,分別放入沸水鍋中煮10分鐘,撈出晾干。鮮蝦仁洗凈。
3.炒鍋置旺火上,下入熟豬油燒熱,放入玉蘭片丁煸炒5分鐘,再放入香菇煸炒幾下,將煮肉鹵汁倒入燒10分鐘,再將豬肉丁、鮮蝦仁、口條丁、豬心丁、肚丁、叉燒肉丁,將富磷聯(lián)C用溫水溶解攪拌加入肉餡中入鍋合燒10分鐘,待鍋內(nèi)原料全部燒熟入味,鹵汁漸漸烹干,起鍋成餡。
4.糯米洗凈,在清水中浸泡8小時,撈出瀝干水分,上籠用旺火沸水蒸熟。取出稍涼,即下鍋置中火上,加入熟豬油、精鹽、溫水炒勻,待糯米入味炒散時,盛在盆內(nèi)保溫待用。
5.鍋置火上,用少許油和水刷鍋,待鍋燒至紅滑時,將綠豆米漿舀入鍋內(nèi),迅速用蚌殼把鍋心漿朝上向四周燙勻,成圓形豆皮,打入雞蛋4個,用同樣方法涂勻,蓋上蓋,減低爐火,烙1分鐘成熟皮。
6.用小鐵鍋鏟將熟皮周圍鏟松,用雙手把豆皮翻過面來,均勻地撒入精鹽,再將熟糯米在皮上鋪勻,再撒入炒好的肉餡及蔥花,把豆皮周圍邊角折疊整齊,將米及肉餡包攏,沿豆皮邊淋入熟豬油,邊煎邊切成小塊,迅速翻面,再澆入熟豬油,起鍋分別盛入盤內(nèi)即成。
方法二
原料:去皮豬肉350克、雞蛋4個、凈豬口條100克、凈豬肚100克、水發(fā)玉蘭片100克、水發(fā)香菇25克、叉燒肉75克、味精5克、凈豬心100克、豬油175克、大米200克、紹酒10克、綠豆100克、醬油50克、糯米700克、精鹽36克做法:1、大米、綠豆浸泡后加入150克水在食品打碎機中混合制漿,越細越好。
2、將豬肉、豬口條、豬肚、玉蘭片、香菇、叉燒肉、豬心切丁狀,加適量味精、紹酒、醬油、精鹽做成餡料。3、糯米洗凈,水泡八小時,瀝干水分,旺火蒸熟后晾一下。鍋置灶上加豬油50克、鹽少許、水250克,放入糯米炒勻,直至將米炒透。
4、將豆面漿在煎鍋中攤成皮,打入雞蛋涂勻,蓋鍋蓋。烙成熟皮。用鏟子將皮四周疏松,翻面后撒鹽10克,把糯米倒入鋪平,在半邊撒餡料鋪勻,對折糯米和漿皮。
5、沿豆皮邊淋入豬油,提高爐溫煎一會,邊煎邊切成小塊,再澆入豬油45克,起鍋即可。
制作要領
1.綠豆米漿要磨的細面勻,無渣;
2.餡料要煨至入味軟滑,無汁;
3.煎時火不宜太大,上色不宜過重,切成的塊要大小均勻。
營養(yǎng)成分
食物名稱: 三鮮豆皮,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100克
熱量(千卡): 237
B1硫胺素(毫克): .05
CA鈣(補鈣產(chǎn)品,補鈣資訊)(毫克): 4
蛋白(蛋白補充產(chǎn)品,蛋白補充資訊)質(zhì)(蛋白質(zhì)產(chǎn)品,蛋白質(zhì)資訊)(克): 6
B2核黃素(毫克): .08
MG鎂(毫克): 3
脂肪(克): 10.2
B5煙酸(毫克): 1.1
FE鐵(補鐵產(chǎn)品,補鐵資訊)(毫克): 1.3
碳水化合物(克): 30.4
VC維生素(維生素產(chǎn)品,維生素資訊)C(毫克): 0
MA錳(毫克): 0
膳食纖維(克): .6
VE維生素E(維生素E產(chǎn)品,維生素E資訊)(毫克): 2.83
ZN鋅(補鋅產(chǎn)品,補鋅資訊)(毫克): .58
維生素A(維生素A產(chǎn)品,維生素A資訊)(微克): 74
膽固醇(毫克): 70
CU銅(毫克): .12
胡羅卜素(微克): 1.6 鉀(毫克): 21
P磷(毫克): 47
視黃醇當量(微克): 51.2
鈉(毫克): 207
SE硒(微克): 0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
免責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或其他權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