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jié)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硝酸鈣,硫酸亞鐵和乙酸銨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等,一般來說鹽是復(fù)分解反應(yīng)的生成物,鹽與鹽反應(yīng)生成新鹽與新鹽,鹽與堿反應(yīng)生成新鹽與新堿,鹽與酸反應(yīng)生成新鹽與新酸,如硫酸與氫氧化鈉生成硫酸鈉和水,氯化鈉與硝酸銀反應(yīng)生成氯化銀與硝酸鈉等。也有其他的反應(yīng)可生成鹽,例如置換反應(yīng)。可溶性鹽的溶液有導(dǎo)電性,是因為溶液中有可自由游動的離子,故此可作為電解質(zhì)。鹽酸既是鹽化工的重要產(chǎn)品,又是生產(chǎn)硅材料的重要原料。鹽是晶體的一種。
- 中文名:鹽
- 外文名:salt
- 應(yīng)用學(xué)科:化學(xué)(一級學(xué)科)
- 定 義:金屬離子,銨根離子結(jié)合的化合物
定義
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式鹽、堿式鹽,合鹽分為復(fù)鹽和絡(luò)鹽。其中酸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離子,堿式鹽除含有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外還含有氫氧根離子,復(fù)鹽溶于水時,可生成與原鹽相同離子的合鹽;絡(luò)鹽溶于水時,可生成與原鹽不相同的復(fù)雜離子的合鹽-絡(luò)合物。
強堿弱酸鹽是強堿和弱酸反應(yīng)的鹽,溶于水顯堿性,如碳酸鈉。而強酸弱堿鹽是強酸和弱堿反應(yīng)的鹽,溶于水顯酸性,如氯化鐵。
鹽的拼音:yán
【名詞】
詳細解釋:鹽,形聲字,從鹵,監(jiān)聲。本義:一種咸的物質(zhì)。
同本義〖salt〗
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書·說命下》
魯鹽漆絲。——《史記·貨殖列傳》
又如:鹽醬口(說不吉利的話,且得到應(yīng)驗);鹽梟(私販食鹽的人);鹽斤(宋代官鹽以百斤、千斤為計算單位,故稱“鹽”為“鹽斤”);鹽捕分府(知府下面專管鹽務(wù)的同知);鹽鈔法(宋代實行的商人憑鹽鈔運銷食鹽的法規(guī),即食鹽專賣法);鹽呆子(蔑稱鹽商);鹽官(今浙江海寧);鹽院(鹽政衙門。鹽政是管理地區(qū)鹽務(wù)的官員,清代由省的總督或巡撫兼任);鹽丁(在鹽田工作的人);鹽引(政府授予商人運銷官鹽的憑證);鹽車(運鹽的車)。
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sali-;lalin-;salini-;salino-〗。
〖sali-;lalin-;salini-;salino-〗英文單詞如
鹽巴
yánbā
〖commonsalt〗[方言]∶食鹽
鹽槽,鹽坑
yáncāo,yánkēng 〖saltpit〗一種容納并蒸發(fā)海水的槽或坑
鹽場
yánchǎng
〖saltern;saltworks;saltfield〗出產(chǎn)鹽或配銷鹽的場所
鹽池
yánchí
〖saltpond〗生產(chǎn)食鹽的咸水湖
鹽分
yánfèn
〖saltcontentinsidethebodies〗物體內(nèi)所含的鹽量
鹽膚木
yánfūmù
〖sumac〗漆樹屬(Rhus)的一種灌木或喬木--通常是此屬的無毒的種類
鹽湖
yánhú
〖saltlake〗無通海出口的內(nèi)陸咸水水體
鹽花
yánhuā
〖alittlesalt〗∶極少量的鹽
〖finegrainsofsalt〗[方言]∶霜鹽;細鹽
鹽堿土,鹽堿地
yánjiǎntǔ,yánjiǎndì
〖saline-alkalisoil〗土壤里鹽分較高的土地,不適于植物生長
鹽井
yánjǐng
〖saltwell;brinepit〗為汲取含鹽質(zhì)的地下水來制食鹽而挖的井
鹽鹵
yánlǔ
〖bittern〗鹽結(jié)晶后在鹽池中留下的苦味母液,其中包含有其他的鹽(如氯化鎂、硫酸鎂、溴化物和碘化物)
鹽霾
yánmái
〖salthaze〗由于在空氣中存在很細的海鹽粒子所產(chǎn)生的霾。鹽粒通常來自海沫的蒸發(fā)
鹽民
yánmín
〖saltproducer〗舊時以生產(chǎn)鹽為業(yè)的人
鹽汽水
yánqìshuǐ
〖saltsodawater〗一種供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人飲用的加了鹽的汽水
鹽泉
yánquán
〖brinespring〗有一定含鹽量的咸水泉
鹽霜
yánshuāng
〖saltefflorescence〗含鹽分的東西干燥后表面上呈現(xiàn)的白色細鹽粒
鹽水
yánshuǐ
〖salinewater;brine〗∶含鹽的水;尤指含氯化鈉、硫酸鈉和硫酸鎂的礦質(zhì)水
〖marinade〗∶一種腌泡汁,通常含有醋或酒、油、香辛料與芳香藥草,用以浸漬食物(如肉或魚)以便加重味道
〖brine〗∶用普通食鹽飽和的或浸濃的水,由氯化氫溶于水生成
鹽酸
yánsuān
〖hydrochloricacid〗一種帶腐蝕性和刺激氣味的液體強酸HCl
鹽田
yántián
〖saltpan;saltern〗
不排水的天然的洼地,其中聚集水和蒸發(fā)后留下沉積鹽
借助于蒸發(fā)制鹽的大鹽池
鹽坨子
yántuózi
〖saltheap〗露天的鹽堆
鹽梟
yánxiāo
〖saltsmuggler〗舊時指結(jié)伙私販食鹽的人
鹽業(yè)
yányè
〖saltindustry〗鹽的開采,加工和銷售行業(yè)
含有氫離子的鹽叫酸式鹽,如:碳酸氫銨(NH4HCO3);硫酸氫鈉(NaHSO4);磷酸二氫鉀(KH2PO4)
含有氫氧根離子的鹽叫堿式鹽,如: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不含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的鹽叫正鹽,如:氯化鈉(NaCl);碳酸鈉(Na2CO3)。此外還有復(fù)鹽(如明礬)等
鹽(NaCl)的相對密度為2.165g/cm³
通常所說的鹽為食鹽(NaCl,含有少量碘鹽)
出處
海水是鹽的“故鄉(xiāng)”,海水中含有各種鹽類,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另外還含有氯化鎂、硫酸鎂、碳酸鎂及含鉀、碘、鈉、溴等各種元素的其他鹽類。氯化鎂是點豆腐用的鹵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鹽類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來就又咸又苦了。
如果把海水中的鹽全部提取出來平鋪在陸地上,陸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發(fā)干了,海底就會積上60米厚的鹽層。
海水里這么多的鹽是從哪兒來的呢?科學(xué)家們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鹽是由陸地上的江河通過流水帶來的。當(dāng)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處匯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過各種地層滲入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來,最后都流進大海。水在流動過程中,經(jīng)過各種土壤和巖層,使其分解產(chǎn)生各種鹽類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隨水被帶進大海。海水經(jīng)過不斷蒸發(fā),鹽的濃度就越來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經(jīng)過了幾十億年,海水中含有這么多的鹽也就不奇怪了。
海水中的鹽類,來自于陸地的巖石和土壤,在46億年前,地球剛剛誕生,此時的海水卻是淡的,但是在巖石和土壤中卻含有著大量的鹽分。后來因為地殼經(jīng)過了強烈的運動,火山噴發(fā),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氣,于是就不斷下雨。鹽在水里會溶解,溶解在水里的鹽被雨水沖刷到了河里,然后跟著河水慢慢地流入海里。這樣,海水就變得有異味了。據(jù)科學(xué)家估算,每年經(jīng)過江河流到大海里的鹽就高達19億多噸。
那河水為什么不是咸的呢,那是因為河水相對于大海一直都在運動著,并且,在河水中的鹽含量并不多。而河水在流入海里后,并無法像可以進入海洋那樣通過別的途徑稀釋鹽量,在經(jīng)過陽光的照射,使得海水不斷蒸發(fā),使得海水的鹽含量越來越多。
免責(zé)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quán)或其他權(quán)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
免責(zé)聲明:本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權(quán)或其他權(quán)利,請通知我及時刪除。